哥德巴赫猜想内容概括(哥德巴赫猜想到底是个什么东西?他到底要猜想什么)

2022-07-19 13:38 阅读: 评论:
 

1742年,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有一个猜想:一个大于2的偶数,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。比如说4=2+2,16=13+3,24=17+7 等,

什么是素数?除了1和它自身外(如5、7、17、19)不能被其它自然数整除的数,就是素数。

我们把这个问题可以简单的描述为 1+1=2 ,1代表的是一个素数,2代表着偶数。

当时哥德巴赫只是猜想,没有人能证明出来,他写信给大数学家欧拉帮忙证明,但是直到他去逝,欧拉也没有得出一个结论,成了近代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。

这道题理解起来并不难,就是连小学生都能看懂,但是几百年来一直成为悬而未解的问题,难倒了天下的数学家,也在挑战全人类的智慧极限。

在我国也有一批批数学家或对哥德巴赫猜想酷爱之人,开始进行攻关,上个世纪70年代一位数学家给了中国人民莫大的信心与鼓舞,这位伟大的数学家,便是大家熟悉的陈景润。

1966年,陈景润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“1+2”理论。可以说这是世界上距离哥德巴赫猜想(1+1=2)最近的人。

他这个理论可以解释为:大偶数可以表示为1个质数和不超过2个质数乘积之和,用式子表明为1+2,这式子中的1表明一个质数,2表明的是两个质数的积。

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,比如:

12=2+2x5,16=7+3x3,如果我们把2个质数乘积部分,看成是1,推导出是一个质数,就变成1+1了,这个哥德巴赫猜想就被我国的数学家攻克了。可是……

在此之前也有很多数学家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
1965年,苏联的布赫 夕太勃和小维诺格拉多夫及意大利的朋比利证明了“1 + 3 ”。其中这个“3”代表3个数。例如

1962年, 中国数学家王元证明了“1 + 4”。

既然数学家还没有证明这个结论是否正确,任意一个偶数能否找到两个素数之和呢?如果找不到,这个结论也就不成立,那么数学家的苦苦追求也就泡汤了,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去验证一下,看看这两个素数是否存在。用C语言程序设计编写一小段程序:(可以略过)

用计算机验证,可以得到多个结果,例如34=3+31,34=5+29,34=11+23,34=17+17,34=23+11,34=29+5,34=31+3。目前前苏联的科学院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分解,直到现在几佻亿的偶数都可以分为两个素数之和。说明这个结论有一定的正确性,但这只是利用计算机验证,并不代表结论正确,真正成为近代世界三大数学难题之一。
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浩瀚的拼音(浩瀚是什么意思) 三十用英语怎么说(三十用英语怎么读) 兼容性视图设置在哪(电脑怎么设置兼容模式) 生理盐水敷脸几分钟(生理盐水面膜多久敷一次) 我曾把完整的镜子打碎是什么歌(我曾将完整的镜子打碎,这个歌 短信字体大小怎么设置(短信字体大怎么变小) brown怎么读(brown怎么记忆) 短信字体大小怎么设置(手机短信字体怎么变小) brown怎么读(“brown”怎么读) 5月25日是什么星座(古历5月25日是什么星座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