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崇春江晚景的意思(《惠崇春江晚景》的诗意是什么)
2022-07-22 18:39 阅读: 评论: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萎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
这是大文豪苏东坡的一首名诗,诗名 《惠崇春江晚景》,作于元丰八年(1085)岁末。原诗二首,此为其中一首。诗中的“惠崇”,一称慧崇,是宋初九僧之一,能诗善画。
从诗题看这是一首题画诗,画题《春江晚景》。画题中“晚景”,又作“晓景”。这首诗应是苏东坡为惠崇画作《春江晚景》的应酬之作,不过文豪就是文豪,简单的一首七绝,就胜过人间无数。
“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”
此句写的是江南春江景色,绿竹、红桃、碧水、暖鸭,色彩斑斓,静与动,时间与空间。东坡诗文书画俱佳,题画诗一出手就出常人之右。惠崇本人亦能诗善画,其画作富有诗意,与东坡之间自然应和,拈花一笑。
东坡的另一首诗《游桓山,会者十人,得“泽” 字》也写道:“春风在流水,凫雁先拍拍。”原来春的萌动,春机之初陈,竹外绽开的桃花之外,正在于春风吹拂的流水,以及春风沐浴下流水中凫雁鹅鸭之类水禽,它们不但是春色的元素,更是感知春气萌动、春机初发的先者。
“蒌蒿满地芦芽短,正是河豚欲上时。”
蒌蒿、芦芽、河豚,惠崇画作中满满的自然生态,春意盎然。更都是春日最好的时鲜。
清人郝懿行在其训诂考据名著《尔雅义疏》中:“盖蒌蒿可烹鱼,芦芽解河豚毒。见《本草》。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所著《明道杂志》中也记载:“余时守丹阳及宣城,见土人户食之(指河豚)。其烹煮亦无法,但用蒌蒿、获笋、菘菜三物,云最相宜。用菘以渗其膏耳。而未尝见死者。”东坡此句,除了自然生动的描摹之外,其中还埋伏着玄机,蒌蒿与芦芽,不但是河豚的催肥食料,同时蒌蒿又是食鱼譬如河豚的烹饪作料,而芦芽更是解河豚毒的犀利秘药。
钱锺书先生则举东坡的另一首诗《寒芦港》:“溶溶晴港漾春晖,芦笋生时柳絮飞。还有江南风物否,桃花流水鲎(cT)鱼肥。” 以为景物颇相仿佛。
一首不足三十字的短诗,个中的意蕴,却真的是回环往复,勾连牵扯,机关绵密,埋伏下如许多的格致道理和意料之外的玄机,其中韵味,天然自成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