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绞痛的原因(心绞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一定是心肌缺血造成的吗)
2022-09-22 12:05 阅读: 评论:感谢邀请。心绞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一定是心肌缺血造成的吗?
这个问题从心绞痛的定义就能找到答案:心绞痛,是由于心肌负荷增加导致的心肌急剧的、暂时的缺血、缺氧的一组综合征。
从定义我们可以明白,出现心绞痛就提示着我们的冠状动脉存在缺血、缺氧病灶,所以,回到题主的问题,心绞痛的确一定是心肌缺血造成的,但缺血的原因我们可以继续追踪:
我们的心脏需要持续的提供给身体其他部位血液同时,这样,就需要大量的能量供给
正常状态下,我们的心脏将血液打入全身各个脏器,这其中,参加整个循环的有心脏上的神经、血管、心肌、心脏上的瓣膜。血液流经心脏各个瓣膜,对心脏的心肌有保护和营养作用,然后通过血管输送给全身其他器官和细胞。
一旦某些原因导致中间的循环发生障碍,就会造成下一步的血流不畅,导致局域内的缺血。这时,可能其他部位对于缺血的反应会有所延迟,但心肌细胞需要摄取血液氧含量的65%-75,%,身体其他部位只需要摄取10%-25%就足以满足自身需要。所以,一旦心脏缺血,心脏上的神经将会第一时间做出应激反应,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我们感觉到的疼痛和呼吸困难。
很多时候,我们将心脏上的神经比作军队的司令部,负责指挥整个循环系统的作战,那么心肌细胞就是作战部队,利用其自身的电生理特性,负责维持心脏的正常功能;心脏瓣膜则是督战队,血液流经时有规律的打开和关闭,保证心脏有持续的血液和氧攻给;血管则是相当于后勤部,负责心脏供血的保障,当心缺血时,调取身体其他部位的血液回心脏。
当干体力活时,血管(这里主要讲冠状动脉)扩张,血流量增加到平时的6-7倍,以保障心脏的持续供氧。而当缺氧时,冠状动脉同样扩张,使血流量大增到4-5倍。
我们常说的冠心病,实质上就是指冠状动脉上存在一些脂肪颗粒或斑块,导致血管被堵塞,血管狭窄,这样就造成了血液和供氧不能有效的送递给心脏,于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。而一旦长期的缺氧、缺血则可能造成心肌细胞的坏死,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肌梗死,后果更加严重。
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
稳定型心绞痛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管腔狭窄,导致缺血缺氧,可由劳累、情绪激动、饱食、寒冷、吸烟等诱发,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更多指的是血管的一过性痉挛,导致暂时的心肌缺血。
不论是稳定型心绞痛还是一过性心绞痛(也叫变异性心绞痛),临床都会以明显的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,这种疼痛可以为压迫性,患者感觉发闷,喘不过气来,甚至可能扩散到左侧肩膀和颈面部。
常规处理就是要减少心肌耗氧量,也就是,不能从事过重的体力劳动,避免情绪大的波动。平时注意生活习惯,避免高盐高脂饮食,因为高盐可以使我们的血管脆性增加,高脂则增加血压粘稠度,使血管堵塞加重,情绪上避免大的波动。
发作时,可以口服扩血管药物(临床上常用的药物是硝酸甘油和硝酸异山梨酯)进行缓解。缓解期可以规律服用降低心率药物,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减少心跳次数,减少心肌耗氧量。
希望我的解答对你有帮助,请关注,我将持续更新医学常识
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