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印绝类弥勒(文中细致地描绘了苏东坡佛印黄庭坚的不同神情有什么作用)
2022-09-27 02:29 阅读: 评论:《核舟记》是魏学洢(约1596~约1625)所写的说明文言文。出自清代张潮编辑的《虞初新志》。本文使用从中间到两头,先整体后局部,从正面到背面的空间顺序和总-分-总的叙述顺序介绍了“核舟”的形象,表现了作者对王叔远精湛艺术的赞美和对民间艺术的赞扬。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。作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“核舟”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,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,同时也高度赞扬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,因而被选入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课文,也被选入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9课课文、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课文。
文中描绘苏东坡和佛印神态的语句集中在这一段:
船头坐三人,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,佛印居右,鲁直居左。苏、黄共阅一手卷。东坡右手执卷端,左手抚鲁直背。鲁直左手执卷末,右手指卷,如有所语。东坡现右足,鲁直现左足,各微侧,其两膝相比者,各隐卷底衣褶中。佛印绝类弥勒,袒胸露乳,矫首昂视,神情与苏、黄不属。卧右膝,诎右臂支船,而竖其左膝,左臂挂念珠倚之——珠可历历数也。
可见,核舟上刻画的苏轼和黄庭坚(鲁直)当时正在一起看书,苏轼“左手抚鲁直背”既表现出苏轼和黄庭坚关系友好亲密,也透露出苏轼豪放潇洒的性格。然后鲁直“如有所语”,说明两个人一边看书一边探讨,可见二人游山玩水之际还不忘切磋诗书,可谓好学、勤奋。这时的表情自然也会比较认真。
而佛印,“绝类弥勒”,也就是极其像弥勒佛,而且“袒胸露乳,矫首昂视,神情与苏黄不属”。可见佛印作为一个出家人,一方面是傲然物外,一方面是心无挂碍,纵心山水、怡然自得。
这样苏东坡和佛印不同的性格特点(苏轼潇洒勤奋认真;佛印超然物外,怡然自得)就通过神态和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