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鞅变法的背景(“商鞅变法”的历史背景、主要内容和意义分别是什么)

2022-04-08 01:57 阅读: 评论:
 

历史背景:春秋以前,土地属于国家所有。春秋以来,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,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,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。他们转化为封建地主。租种地主土地的人,变为农民。到了战国时期,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,发展封建经济,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。其中,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

商鞅变法公进行了两次,变法的主要内容有:①废除了井田制,打破过去土地上的界限,国家承认土地私有,允许自由买卖.②生产粮食布帛(bo)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(yaoyi).在战争中军功越大,授予的爵(jue)位越高,赐给的土地和房子也越多.旧贵族没有军功,就不能享受特权.③在全国设置31个县,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.

经过商鞅变法,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,军队战斗力得到加强,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

相关关键词:商鞅变法的背景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保护动物的标语(请你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) 保护动物的标语(请你写一条保护动物的宣传标语) 商鞅变法的背景(商鞅变法的背景,经过,内容,影响是什么) 保护动物的标语(有哪些保护动物公益标语) 保护动物的标语(保护动物的口号,标语) 戏谑的意思(揶揄与戏谑的区别) 保护动物的标语(有关保护动物的标语) 保护动物的标语(3条保护动物标语) 戏谑的意思(戏谑怎么读音是什么) 戏谑的意思(戏谑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