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似真珠月似弓(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用了什么的修辞手法,他的作用是什么)
2022-04-09 03:33 阅读: 评论: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,作用是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露珠与月的形象。 “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”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古诗作品《暮江吟》的第三四句。 其全诗文如下: 一道残阳铺水中,半江瑟瑟半江红。 可怜九月初三夜,露似珍珠月似弓。 【注释】
1、可怜:可爱
2、真珠:即珍珠。诗中的真是真假的真,而并非珍珠的珍
3、月似弓:上弦月,其弯如弓 【翻译】 一道残阳倒映在江面上,阳光照射下,波光粼粼,金光闪闪,一半呈现出深深的碧绿,一半呈现出殷红。更让人怜爱的是九月凉露下降的初月夜,滴滴清露就像粒粒珍珠一般,一弯新月仿佛是一张精致的弓。
相关关键词:露似真珠月似弓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