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部级是什么级别的官(谁能说出目前中国最完整的行政级别)
2022-07-12 04:30 阅读: 评论:不知题主所问的究竟是行政级别还是行政区划?实际上,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。
第一,先来说行政区划。
行政区划的全称是“行政区域划分”,是为了进行分级管理而实行的。
按照《宪法》规定,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: (一)全国分为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; (二)省、自治区分为自治州、县、自治县、市; (三)县、自治县分为乡、民族乡、镇。
据此,其实行政区划包括四个层次:
1、省级。包括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。
特别指出的是,直辖市虽然面积小,但层次一点不低,是明确的省级行政区。
2、地级。包括地级市、地区、自治州、盟。
“地级市”和“自治州”是最为常见的一类,广泛存在于各省、自治区。“地区”包括喀什、和田等。“盟”则指内蒙古锡林郭勒盟、兴安盟、阿拉善盟等。
3、县级。包括市辖区、县级市、县、自治县、旗、自治旗、特区、林区。
尤其指出的是,直辖市的所辖区,比如上海市静安区属于县级行政区划,而非地级行政区划。
4、乡级。包括街道、镇、乡、民族乡、县辖区。
这是最底层的一级行政区划。
通过以上的列举,不难发现:普通的省、自治区为“省--地--县--乡”为架构的四级行政区划。而直辖市没有地级行政区划,为“省--县--乡”为架构的三级行政区划。
第二,再来说行政级别。
行政级别,其实就是所谓的机构级别,它是指用法规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机构的行政地位,主要用于行政机关和其他有上下指挥和服从关系的机构系统,用“行政规格”相对更为妥当。
按照编办给出的官方说法,我国的行政机构级别包括:部级(省、直辖市)、副部级(副省、直属局)、司局级(地、厅)、副司局级(副厅)、处级(县)、科级。
其实,处级(县)还可以分为:正处级(县)、副处级(县)。科级还可以分为:正科级(乡)、副科级(乡)。
说到这里,我们会发现行政区划和行政级别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,并非一一对应。下面,以四级行政区划作为参照,探讨其对应的相关行政级别。
1、省级。包括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。
毫无疑问,行政级别当然是正部级(省)。
2、地级。包括地级市、地区、自治州、盟。
对应的行政级别包括副省级、正厅级等两类。
(1)副省级。成都、武汉等10个省会城市,青岛、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,共计15个。这些城市的规格虽然属于副省级,干部级别配置较高,拥有更高的经济权限,但其仍为地级行政区划。
(2)正厅级。此类数量最多,比如唐山市、锡林郭勒盟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。
3、县级。包括市辖区、县级市、县、自治县、旗、自治旗、特区、林区。
对应的行政级别包括正厅级、副厅级、正处级等3类。
(1)正厅级。比如北京市平谷区,天津市静海区,重庆市万州区,上海市宝山区。
(2)副厅级。比如湖北省仙桃市、潜江市、天门市和神农架林区,这是省直管;比如济南市章丘区,属于副省级城市的所辖区。
(3)正县级。比如保定市所辖的易县,无锡市代管的江阴市。
4、乡级。包括街道、镇、乡、民族乡、县辖区。
对应的行政级别包括正处级、副处级、正科级。
(1)正处级。比如天津市河西区大营门街道。
副处级和正科级,由于数量众多,在此不再一一列举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