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都几个区(成都有哪几个区)
2022-07-12 06:28 阅读: 评论:成都一共有12个市辖区,占成都区县数量的60%。这12个市辖区中,除最新的新津区以外,另外11个区均是成都中心城区。
成都建市于上世纪20年代,50年代开始建立市辖区。成都县撤销以后,在原成都县以及部分华阳县的基础上,成都市开始建立市辖区。1953年,成都市共辖有五个市辖区,分别是西城区、东城区、望江区、龙潭区、万年区。不过,此时的城区范围较小,尤其是龙潭区、万年区等地,大面积均为郊区。
1955年,成都五个市辖区进行调整,五个市辖区调整为三个,分别是西城区、东城区和金牛区。其中,西城区和东城区是成都市区的组成部分,金牛区为环绕西城区和东城区的郊区。彼时的金牛区,相比现在的金牛区更大。
1960年,成都市辖区进行扩容,从金堂县和新都县的部分乡镇中建立青白江区,从华阳县和简阳县的部分乡镇中建立龙泉驿区。新建的两个区为成都的远郊区,同时也是成都新增的产业区。
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,成都五个市辖区的格局,基本上没有发生变化,市区一直是西城区和东城区。不过,在这个过程中,位于远郊的青白江区和龙泉驿区相继扩容,两区达到了现在的区划状态。
1990年,成都市辖区发生显著变化。即原西城区、东城区、金牛区(旧的)均被撤销。建立了现在广为熟悉的锦江区、金牛区、青羊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。此五区此后被称为“五城区”,亦是成都主城区所在。成都市辖区首次变为5+2格局,即5个主城区,以及龙泉驿和青白江2个近郊区。此次区划变化,影响了成都此后几十年的城市格局。
2001年,成都主城以北的新都县撤销,建立成都市新都区,成都的市辖区迎来5+3格局,即五个主城区,三个近郊区。
2002年,成都主城以西的温江县撤销,建立成都市温江区,成都的市辖区迎来5+4格局,即五个主城区,四个近郊区。
2016年,成都主城以南的双流县撤销,建立成都市双流区,成都主城区和近郊区均达到五个规模。
2017年,成都主城西北的郫县撤销,建立成都市郫都区。自此,成都近郊全部成为连片的市辖区,城区5+6形成,为成都主城扩容创造了条件。
同年,成都中心城区确立,包括市区的五个主城区,以及近郊的六个市辖区,全数被列为成都中心城区。锦江区、金牛区、青羊区、武侯区、成华区、龙泉驿区、青白江区、新都区、温江区、双流区、郫都区,共计11区,均为并列的成都中心城区。
可以说,2017年成都11个中心城区的建立,同1990年成都5个主城区的确立一样,对成都的城市格局亦将带来深远影响。
2020年,成都中心城区西南的新津县撤销,建立成都市新津区。成都的区划格局,开始变成11+1局面,即11个中心城区和1个外围郊区。当然,随着成都的发展,成都后续必定还将会有11+2、11+3等更多的市辖区。同20年前建立新都区、温江区一样,随着新津建区,成都新一轮的市辖区发展,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。
此外,在成都12个市辖区的基础上,成都还有几个单列的功能区,如高新区、天府新区、东部新区等。不过,这几个区并不是市辖区,而是功能区或者开发区。如高新区,目前大多数城市或许都已经有一个高新区,或者其他名目的开发区了,只是状态不同,有的单列,而有的未曾单列而已。成都的高新区等功能区,虽然目前处于单列期,但是和12个市辖区相比,还是有本质区别的。当然,如果把功能区和市辖区并列,则成都的区也就形成了11+3+1格局。即11个中心城区,3个主要功能区,1个近郊区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