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上一句(如何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"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")
2022-07-22 04:52 阅读: 评论:您好,我是心理学研究僧,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,需要了解更多心理学知识,可以点下关注。
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是宋代诗人苏轼《题西林壁》的两句经典诗句。诗句饱含哲理,简单理解就是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,是因为我身处在庐山之中。这个类似“当局者迷,旁观者清”的意思。随时间流转,今人解读: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——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,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,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;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,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,摆脱主观成见。(今人解读摘自百度百科)
从心理学角度解读就是,感知了解庐山过程,是一个包括感知者自己的需求、欲望、感觉、知觉、思维、.情感、注意、记忆、直觉、想象等心理功能在内的极其复杂的感知过程。这是一种基于感知者的气质、人格、个性、思想之上的主观体的、流动的、不完整的、无序的心理活动过程。
也就是说,庐山的一山一石,一草一木,经过感知者不全面的所见所闻,所思所想,掺杂自己的经验形成于脑海中的表象是不一样。就像诗句的前两句中的写的“横看成岭侧成峰,远近高低各不同”。
往往很多都又执着于自己的所见所闻,所思所想是正确的,唯一的。
所以后两句“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”是诗人发出的感慨:
每个人感知到的庐山不一定是庐山的真面目,就是因为太执着于把自己感知到的庐山当成庐山的真面目了。
套用认识事物的三个层次:庐山就是庐山,庐山不是庐山,庐山还是庐山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