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喻和暗喻的区别(明喻,隐喻,暗喻都什么时候用?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都不把事情说明白了)

2022-07-22 18:36 阅读: 评论:
 

问题:

明喻,隐喻,暗喻都什么时候用?为什么现在有些人都不把事情说明白了?


前言

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,也叫做"譬喻",用乙事物来描写或者说明甲事物就是比喻。比喻要求乙事物必须跟甲事物有着相似之处。

比喻不仅是今天的文学作品使用,在古代文学中也是比比皆是。古诗词讲究"赋比兴",其中的比就是比喻。关于比喻,古人也早有专门研究。

一、关于比喻,古人怎么说?

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《诗经》中就被广泛应用,,在《诗·大雅·抑》中已经出现”取譬“这个词:、

取譬不远,昊天不忒。

在古人的论述中,比喻形式非常多,南宋学者陈骙在《文则》竟然有十种:

明喻、隐喻、类喻、话喻、对喻、博喻、简喻、详喻、引喻、虚喻。

今天我们把比喻简单分为三大类:明喻、隐喻、借喻。其中隐喻就是题主说的暗喻,两者是一回事。

那么,什么样的手法才能称为比喻呢? 陈望道先生在《修辞学发凡》中说,比喻需要有三个要素。

二、比喻的构成三要素

贺知章的《咏柳》最后一句是标准的比喻:

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 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

比喻必须具备三个要素:

本体、喻体和比喻词。

二月春风似剪刀,春分是主体,似,是比喻词,剪刀是喻体。

在一个比喻句子之中,本体、喻体和比喻词并不一定同时出现,学者根据三个要素是否出现把比喻分为3大类:

明喻、隐喻、借喻。

三、明喻、隐喻、借喻。

1、 明喻

明喻也分为两种:详式和略式

1)详式 明喻

三个要素都出现,形式上:主体+比喻词+喻体。很明显,二月春风+似+剪刀,是明喻。

2)略式 明喻

省略了一个要素,看不到“如、似、像”等等比喻词。但是这种形式比较难分辨,和隐喻有时候会搞混。

例如:万条垂下绿丝绦

绿丝绦,绿色用丝编成的绳带。这里把柳丝比作绿丝绦。但是省略了“如、似、像”这类比喻词。

2、隐喻

比起明喻,隐喻更深入一层。隐喻与明喻有两个明显区别,可以看出隐喻的特点。

其一,譬喻词不同

譬喻词就是比喻词,明喻用“如、似、像、同、犹”等譬喻词,即甲如乙;而隐喻用“是、成、变为等譬喻词,甲是乙。

其二, 隐喻的主体和喻体更加密切

明喻” 像“,隐喻”是“,可以看出隐喻的主体和喻体关系更加密切,陈望道在《修辞学发凡》中解释为:

明喻相类、隐喻相合。

隐喻也有详式和略式两种。

1)详式隐喻

同样,详式出现譬喻词语 ,例如晚唐韩偓的《浣溪沙》

宿醉离愁慢髻鬟,六铢衣薄惹轻寒,慵红闷翠掩青鸾。
罗袜况兼金菡萏,雪肌仍是玉琅玕,骨香腰细更沉檀。

雪肌仍“是”玉琅玕,不说肌肤“像”玉琅玕,这是明喻与隐喻的区别。因为有个“是”,所以是详式隐喻

又如雍陶七言绝句《题君山》

风波不动影沈沈,翠色全微碧色深 。应是水仙梳洗处,一螺青黛镜中心。

不说”恰似“水仙梳洗处 ,而是说”应是”水仙梳洗处 。

2)略式隐喻

这是隐藏“譬喻词”的隐喻,例如辛弃疾的《念奴娇·书东流村壁》:

野棠花落,又匆匆过了,清明时节 。刬地东风欺客梦 ,一枕云屏寒怯。曲岸持觞,垂杨系马,此地曾经别。楼空人去,旧游飞燕能说。
闻道绮陌东头,行人长见,帘底纤纤月 。旧恨春江流不断 ,新恨云山千叠。料得明朝,尊前重见,镜里花难折。也应惊问:近来多少华发?

陈望道讲解隐喻时 ,把辛弃疾的这两句作为的例证:

旧恨春江流不断 , 新恨云山千叠。

旧恨【是】流不尽的春江水,新恨【是】重叠的云山。

前句用李煜”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“的典故,李煜当然是明喻(主体在前一句:愁)。

辛弃疾在这里隐藏了譬喻词,读者认为明喻“如”春江也可,认为隐喻“是”春江也可以。

但是感情色彩就不同,【如】春江,感情淡一些,【是】春江,则激荡澎湃。

好比酒席上的交流:

明喻:咱两个如同兄弟;隐喻:咱两个就是兄弟。喝了这杯酒吧。

3、 借喻

借喻比起隐喻又深入一层。

本体和喻体的关系,比起隐喻还要密切。在特定语境中,由喻体可以直接知道本体。

关于借喻,可以看一首岑参的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
北风卷地白草折,胡天八月即飞雪。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
不用解释,大家都知道梨花比喻雪。只有喻体没有本体,就是借喻:

千树万树梨花开。

四、三种比喻的区别

这里有点烧脑了。

借喻、明喻、隐喻区别和相同点。

1、借喻

本体与譬喻词都隐藏,只有喻体出现

2、隐喻和明喻相同点

本体、喻体必须出现。

3、隐喻和明喻的区别

隐喻用是,明喻用如、像、似

4、三者相同点

譬喻词都可以隐藏。

五、诗词创作中的应用。

1、隐喻与明喻

例如老街的这首七律《游太清宫》:

风传钟鼓雨中收,云绕三清十二楼。古栈盘桓林作海,山门长对浪如丘。
凌霄汉柏行边卧,绛雪黄庭隐处幽。何必仙游觅真诀,小栖不觉忘春秋。

林“作”海,是隐喻;浪“如”丘,是明喻,如果用浪“成”丘,就是隐喻。

2、借喻

又如老街这首《双调忆江南~冬》:

秋去也,日暮雨潺潺。 风劲穹苍皆冷落, 夜深灯火更阑珊。 谁弄角声寒?

冬来也,晨晓雾团团。 柳絮梨花当空舞, 玉枝琼树乱纠缠。 真个在人间?

柳絮梨花当空舞,不用解释也知道柳絮和梨花都是比喻雪。

谢安石给子弟们上课时,下起了大雪,谢道韫用柳絮比喻飞雪:

谢太傅寒雪日内集,与 儿女 讲论文义,俄而雪骤,公欣然曰:“白雪纷纷何所似?”兄子胡儿曰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 兄女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

结束语

赋、比、兴是诗词创作中的三大手法,优秀的作品中,比、兴用的好不好最能反应出一个诗人的水平。一首诗的风韵,也体现在比、兴的使用效果。

@老街味道
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苹果自动扣费怎么关闭(苹果怎样关闭自动续费) 男生手表戴哪只手正确(男人手表戴哪只手合适?有何意义与讲究 qq定时说说怎么发(QQ空间怎么定时发表说说/怎么删除定时说说 麻婆豆腐用什么豆腐(麻婆豆腐是用老豆腐还是嫩豆腐) 华为电话客服(华为人工客服在线) 抖音上的各种潮图(有哪些抖音爆款的图片) otg是什么功能(手机OTG有什么用) qq怎么查看特别关心我的人(qq怎么看谁特别关心我) 洗手间英语(洗手间英语到底怎么说) 华灯初上什么意思(华灯初上什么意?轻吟浅唱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