熙熙攘攘皆为利往(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……什么意思)
2022-07-23 12:20 阅读: 评论:据说,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,在镇江金山寺,他问当时的高僧:“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,这么繁华,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?”高僧回答说:“只有两条船。”乾隆惊问:“怎么只有两条船?”高僧说:“一条为名;一条为利,整个长江之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。”
司马光在《史记》中说: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”。其意是说,天下人为了利益蜂拥而至,为了利益各奔东西;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需求而日夜劳累、乐此不疲。
这充分说明了司马迁对“金钱”的认识。由于李陵事件,司马迁受牵连而被判死刑,而在汉朝是可以拿钱来赎买自己的,然而,司马迁是拿不出钱来赎买的,只有受宫刑。之所以他能写出这样的“皇皇”之词句,也许就是他“刻骨铭心”的感受吧!
无可讳言,当今我们处在经济社会里,自然而然经济利益是放在第一位的。毕竟经济收入决定着我们的生活档次和水准,每个人不辞劳苦的拼搏、工作就是为了安身立命、养家糊口。过去曾因时代的政治需要而受批评的“人为财死,鸟为食亡”的哲学,话虽直白,但它也是客观实际的反映。
我觉得,当今人们追求利益,甚至利益最大化也是无可厚非的。因为这毕竟是一个物竞天择、优胜劣汰、适着生存的时代,只要我们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去做自己的事情,都应该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尊重。
现在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着竞争的社会,谁也不可能置身世外。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,以后可以轻松的工作却拿更多的工资报酬,人们都会拼着去争取。我的一个老乡,学的是师范专业,他却另外强迫自己学了一门自已不喜欢的东西,就是为了拿学位,为了到社会上找到一个挣钱多的好工作。这都是很正常、很自然的现象。
人要生存就必须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保障,不能空想,不能懒惰,必须为生存而奔波,这就是一种生活的意义。像诗人顾城就是一个只能在“世外桃源”生活的人,他30岁就死了。当然是因为失去了精神支柱,虽然他满腹才学,但是不求名利,不愿教书、写书,只想自由的生活。后来有了一个孩子,他也没有转变自已,认为孩子是自由的负担,然后把孩子送人了,他的妻子终于决定离开他的时候,也被他给杀了,最后,他自杀了。
利益是个好东西,谁不喜欢利益呢?但是,我们时刻要提醒自己不可“惟利是图”。因为,利益虽好,然而,它不是我们生活的全部。它只是一种物质基础,我们还有五彩缤纷的精神世界。我们还有亲情、爱情、友情以及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的社会之情。
我们每个人都置身于社会环境之中,不对这个环境构成损坏和影响的利益,才是长远利益。
人来到这个世界,本就不轻松,也不能只为利益而忽略了自身。我认为,我们只要那些能够得到的,并不是“韩信用兵,多多益善”。每个人的能力和心理空间都是有限的,所以必须懂得“取舍”。什么都想得到,也许会一无所有的。
结语
一句话,“君子爱财,取之有道”!
最后,把这首词送予大家:
亲朋道义因财失,
父子情怀为利休。
急缩手,且抽头,
免失身心昼夜愁。
儿孙自有儿孙福,
莫与儿孙作远忧。
解题至此。
记着关注“百味写春秋”哟
谢谢!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