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(你觉得“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”的哲理是什么)

2022-07-22 19:41 阅读: 评论:
 


这两句诗,来自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的一首哲理诗《观书有感》:

半亩方塘一鉴开,天光云影共徘徊,问渠哪得清如许,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
诗贵含蓄。朱熹的这首《观书有感》,名谓观书,全诗却没有一字书的影子,而又字字是在讲书的韵味。真可谓不着一字,尽得风流,着实是一首上佳的诗篇。流传千年而蕴意无穷,随着时间推移,愈加散发出独特的魅力。而朱熹正因为此篇佳作,跻身于哲理诗大家的行列。


半亩方塘一鉴开。

开篇第一句,就采用了三个比喻。

半亩方塘,是说一方小小的池塘(只有半亩,当然是小了)。

池塘的水面清澈透明,像一面明镜(鉴:是指明镜)。

这小小的明镜被打开。开是动词,打开了一面小小的明镜。

寓意是讲:打开一本书,就好比打开了清澈透明如池塘般的一面明镜。

天光云影共徘徊。

从字面上理解,是说天上的云彩和风光都在水面上徘徊荡漾。但如果停留在字面上,不过是描写风景而已。

可是,诗人不是在观水面风景,而是在观书,这意境自然就宽阔无比了。一本书里所包涵的内容是博大精深的,似天光云影一样在读者眼前游动,读者就会发挥想象,尽情地欣赏书中的精彩,书中的美妙,书中的景色,观书就像欣赏一道绚烂多彩的风景,无疑是美好无比的享受。


问渠哪得清如许。

试问,这渠水为什么如此清澈透明呢?字面上依然是写水,并且询问清澈的缘由。

清澈,自然是好的意思。也就是说,书中为什么富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呢?这内涵是从哪里来的呢?好书的来源是什么呢?



为有源头活水来。

字面的含意是:这清澈透明的池水,是由不断流来的活水供应而来,新陈代谢,以旧换新,所以才保持了清澈透明。

回到书上来,就是说,通过观书,知道了一个道理,这源源不断的知识,是因为有儒家圣贤的思想来补充,来浇灌,来滋养,来熏陶,才有无穷无尽的知识源泉。



诵读全诗,每位读者自然会产生如下感受:

1、语言清新典雅,舒展流畅。韵律准确,轻松自然,读起来朗朗上口,一咏三叹。


2、比喻合理,贴切巧妙,一本爽心悦目的书籍,好比一塘清澈透明的池水,辉映着云影天光,蕴味无穷。


3、哲理深遂,发人深醒。吸收知识的营养,不是一蹴而就,更不是一时一事,而是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,不断地学习,不断地补充,不停地吸收新鲜的营养为我所用,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。说明事物不是静止的,是在不断变化的。


一首《观书有感》告诉了我们一个浅显又深奥的道理:

只有加强学习,不断地接受新知识、新文化、新思想、新观念、新技术,才能适应社会发展,才能做对社会有用之人。
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些的部首是什么(些部首的字) disp是什么意思车上的(车上disp是什么意思) 机场地勤是做什么的(机场地勤主要负责什么工作) write的ing形式(write的ing的形成) 急急忙忙的近义词(急着忙慌的同义词是什么) 二氧化碳是有机物吗(“严格来说,CO2肯定是有机化合物,但是一 电脑上网卡(电脑上网卡)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(六年级半亩方塘上所有古诗) 猪怎么画简笔画(简笔画猪的画法) 松鼠怎么画(画小松鼠简笔画大全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