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秋夜古诗(中秋夜唐李山乔古诗)

2022-07-23 11:01 阅读: 评论:
 

《中秋夜》是初唐诗人李峤所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。这首诗虽短小,却寓意深刻。中秋月圆之夜本是亲人团聚的时候,因漂泊在外却不能团圆。这首词很明显,反映了作者对家乡思恋和对亲人牵挂。

1、中秋夜古诗带拼音版

zhōng qiū yè

中秋夜

táng dài:lǐ qiáo

唐代:李峤

yuán pò shàng hán kōng , jiē yán sì hǎi tóng 。

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

ān zhī qiān lǐ wài , bù yǒu yǔ jiān fēng ?

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?

2、中秋夜古诗翻译

译文

天上升起一轮明月,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。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,就没有急风暴雨呢?

注释

1.圆魄:指中秋圆月。

2.安知:哪里知道。

3、中秋夜古诗赏析

赏析

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,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,存在着千差万别。

“圆魄上寒空,皆言四海同。安知千里外,不有雨兼风。”意思是此时此地“圆魄”(明月)当空,又怎见得此时彼地(“千里外”)“不有雨兼风”呢?千里指很远的意思,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。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,没有风雨呢?

人人“皆言”的未见得就是真理。大千世界,变化万千,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、发展的,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,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,即便对人人“皆言”为是的,也要敢于怀疑,不断深入地探索。其二,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,以偏代全,以对局部、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,便正是以此代彼、以偏概全。

这首五言绝句,写此地有月光,彼地有风雨,意在风雨,而非赏月。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,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——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,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;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,无雨骤风狂?这首诗以咏月为题,揭示了一个真理:世上的事千差万别,千变万化,不可能全都一样。正如中秋夜,此处皓月当空,他处却风雨交加。
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鄙视是什么意思(鄙视是什么意思啊) 浣溪沙的诗意(浣溪沙意思简短20字)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(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什么意思) 谁发现了新大陆(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什么意思) 大鱼海棠主题曲(大鱼海棠主题曲) 玉兔捣药的故事(有关中秋节的神话故事玉兔捣药)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(青山处处埋忠骨,何须马 rip是什么意思(rip名词解释) 老马识途的故事(“老马识途”有什么由来?主人公是谁) 清明的来源和风俗(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哪些?_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