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建土笋冻(福建省泉州传统的小吃安海土笋冻里像虫子的是什么东西)

2022-07-23 11:41 阅读: 评论:
 

福建小吃土笋冻,外表看起来有点像广东的钵仔糕,不过土笋冻是透明的,里面还有很多类似于虫子的东西,而那些,就是土笋冻制作的关键,也就是土笋,即沙虫。

俗话说靠山吃山,靠海吃海,在全国各地都有各种各样的“冻”,像是猪皮冻、鱼鳞冻,这些冻大多类似于凉粉的制作方法,而福建的名产,就是用沙虫制作的土笋冻。



在东南沿海的很多地区,滩涂上都分布着一种叫做沙虫的海洋生物,这种沙虫看起来就好像是沙滩上的蚯蚓,所以也被称作是海蚯蚓。

沙虫是可以食用的,只不过各地的吃法不同,例如广西广东大多用沙虫来熬粥,还有些地方是用沙虫清炒或清蒸,而福建的沙虫,尤其是泉州厦门一带,多被做成了土笋冻。



新鲜的沙虫要放置在清水中,如同处理蛤蜊、花甲之类一样,让它吐沙,之后反复揉压,以外力将其体内的沙土杂质挤出来,只留下白净的沙虫肉。

之后将沙虫加水进行蒸煮,煮开之后倒入容器里放凉,因为沙虫跟猪皮之类一样,含有非常丰富的胶原蛋白,所以凉透以后就会凝固成类似果冻凉粉一样的状态。



由于沙虫的味道,使得土笋冻本身就有比较清淡的鲜味,在吃的时候通常只需要加上一点其他的配料跟酱汁即可,吃起来既有冻的入口即化,又有沙虫的爽脆韧劲儿。

在泉州与厦门等地,人们将滩涂上长得像蚯蚓一样的沙虫称作是“涂笋”,同音叫做“土笋”,制作出来的这种美食,自然也就被称作是土笋冻。



关于土笋冻的由来,一是说明末清初,郑成功据守福建沿海抗击清军,因粮草短缺,所以士兵们到处捕捉海产果腹,有的士兵将海滩上弄来的沙虫丢进锅里,做出的汤非常鲜美。

人们大量捕捉沙虫,经常煮一大锅备着,到吃的时候热一热,有一回有个士兵腹中太饿所以没有热,直接吃已凝固的土笋汤,发觉格外好吃,所以土笋冻由此诞生。



而还有个类似的传说,情节差不多,只不过主人翁变成了明朝的抗倭名将戚继光,但不管是郑成功还是戚继光,这些都是传说,并没有确凿的依据。

在史书上最早出现土笋冻记载的,是清代周亮工《闽小记》:予在闽常食土笋冻,味甚鲜异,但闻生于海滨,形似蚯蚓,即沙巽也!这是最可靠的最早记录。


特别声明:
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

2017年春晚节目单(2017年黑龙江少儿春晚节目单) rip什么意思啊(rip是什么的缩写) 鸡蛋壳有什么用(鸡蛋壳有什么用) 化石是如何形成的(化石是怎么形成的?能人工制造出化石吗) 端午节是什么意思(端午节为何叫端午,何为端,何为午) 引言和摘要的区别(论文的引言和摘要有什么区别) 海拔最低的湖(世界海拔最低的湖) 陈一发怎么了(陈一发儿被央视点名,公然挑战道德底线,对此你 1 李治是谁的儿子(李治是李世民的第几个儿子)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
友情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