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避三舍的主人公是谁(谁知道退避三舍是指哪场战役)
2022-07-23 12:06 阅读: 评论:城濮之战,晋文公承诺退避三舍的背后,其实是一种军事谋略
周襄王二十年(公元前632年),晋、楚两个大国在卫国城濮(今山东鄄城西南)地区,进行一场大规模会战。
这场战役不容有失,对晋国而言,如果失利,则楚国将会称霸。若晋国能顺利击溃楚国,其国君晋文公重耳便能继齐桓公之后,成为另一位春秋霸主。
最终,晋国避其锋芒,楚国大将子玉率军冒进,城濮之战以楚军大败收场。
在这场战役中,晋文公兑现当年投奔楚国时许下的“退避三舍”的承诺。当他面对楚成王的军队时,居然真的命令全军向后撤退,践行当年的诺言。
那么,“退避三舍”中的“三舍”,究竟指的是多远呢?遵守退避三舍的诺言背后,又何尝不是一种军事谋略?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