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菊花的功效和作用(野菊花能够入药吗)
2022-09-22 07:58 阅读: 评论:金秋时节,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带着缕缕的花香将秋意点缀的满满的,犹记得小时候总是喜欢随手摘下几朵野菊花,嗅一嗅它独特的香味。而母亲也喜欢秋天采摘一些野菊花晒干用来泡水喝。可以说,野菊花是自己儿时秋季的玩伴之一了。
野菊花为中草药的一种,属清热解毒药。野菊花最先出自于《本草正》,又称为野黄菊花、苦薏,为菊科植物野菊的干燥头状花序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常生长于山坡、路旁、草地、田边。秋、冬二季花初开时采摘,晒干,或蒸后晒干,生用。
野菊花功效
中医认为,野菊花药性苦、辛,微寒。归肝、心经。
具有清热解毒,泻火平肝的功效。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疔疮痈肿,咽喉肿痛,目赤肿痛,头痛眩晕等症状。
一般用量为9~15克。外用适量,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。常用方剂有五味消毒饮、苦参汤等。需要注意的是,脾胃虚寒者慎服此药。
《本草汇言》曰:“破血疏肝,解疔散毒。主妇人腹内宿血,解天行火毒丹疔;洗疮疥,又能去风杀虫。”宋代景焕《牧竖闲谈》曰:“真菊延龄,野菊泄人。”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菊花,独擅清热之功。
野菊花的药理作用
现代的药理研究表明,野菊花主要含有菊醇、菊酮、樟脑、龙脑、野菊花内酯、樟烯野菊花素A、刺槐甙、蒙花甙、菊甙、木犀草素等成分,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,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、白喉杆菌、流感病毒及疱疹病毒等均有抑制作用,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。
除此之外,对心血管也有一定的作用,还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。
野菊花的临床应用
在临床应用上,野菊花与其他药物配伍治疗高脂血症、急性支气管炎、流行性腮腺炎、口腔溃疡、前列腺炎、盆腔炎、宫颈炎、湿疹及预防感冒等。
同时,野菊花也是食疗养生的常客,不少人也将野菊花用来做食疗应用。
野菊花粥
野菊花10克、大米100克,白糖适量。
将野菊花清洗干净后加入锅中放水煎煮,去渣取汁。再将菊花汁与大米一起煮粥,待粥熟后加入适量白糖调味,继续煮2~3分钟即可。
此粥可治疗疮痈肿毒,咽喉肿痛,上火牙疼。
豆腐菊花羹
豆腐100克,野菊花10克,蒲公英15克,水淀粉及精盐、味精适量。
将豆腐切块,将野菊花、蒲公英加适量水放入锅内煎煮后去渣取汁。然后用药汁与豆腐块一起炖煮,煮熟后加入适量的盐、味精等调味,用水淀粉勾芡即可,每日吃一次。
此品可清热解毒,可用于瘙痒症状较重及处于恢复期的湿疹患者食用。
更多中医药知识,请关注作者!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