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两银子等于多少人民币(古代的一两银子值多少人民币)
2022-07-22 23:56 阅读: 评论:古代的白银和人民币是很难挂钩的。
这是由于历史上并没有稳定的物价。譬如一旦闹灾荒,米价就会疯涨。很多人喜欢用米价折算白银的价值,然后对比今天的米价,和人民币进行比较,其实并不能如实反映古代的收入情况。
首先,白银作为货币来使用是明清时期才发生的事情。
在明朝以前,白银并不作为货币而流通。甚至是明朝初年,国家的法定官方货币都是铜钱、宝钞。
直到明朝中后期,白银才实现了货币化。等到清朝建立,规定白银、铜钱都是合法货币,实行双平行本位币制。
如果你想比较白银的价值,必须是以明朝和清朝的历史背景来衡量。
在清朝的背景下,顺治入关时1两银子等于1200个制钱,嘉道以后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,1两银子合3000个制钱。
物价是并不恒定的,我们只能通过当时人生活所需,以及他们的收入,与今天的数据进行比较,大致估算其对等性。
例如,清朝末年的猪肉价格是每斤20文钱,而当时一亩下等田的价格则是7-8两银子。
如果你试图用这样一种价格和今天来比较,会发现最后的结果是失真的。因为猪肉才刚因为猪瘟而疯涨了一次价,搁在前年的结果,就并不是这样。
现代都是如此,更何况是古代,所以没有办法和人民币直接挂钩,这是最根本的原因。
应该计算的是——
古代普通人一个月收入是多少。现代的平均工资收入是多少。两相比较,大致得出结论。
特别声明:
本文来源于网络,请核实广告和内容真实性,谨慎使用,本站和本人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后果!